解讀丨離散制造業智能制造3大要素
由于底層制造環節工藝的復雜性,相較于流程型工企業的高自動化管理來說,離散型企業在智能制造發展過程中對于生產設備的要求及投資會更高。而基于工業大數據和“互聯網”智能工廠的發展趨勢,離散制造企業又該如何跟上時代節奏,實現智能制造呢?
1.車間物聯網
工業物聯網的提出給“中國制造2025”、工業4.0提供了一個新的突破口。在離散制造企業車間,將所有的設備及工位統一聯網管理,使設備與設備之間、設備與計算機之間能夠聯網通訊,設備與工位人員緊密關聯,進而使整個生產過程實現網絡化、追溯化管理。
2.數據可視化
隨著二維碼、條形碼、RFID、工業傳感器、工業自動控制系統、工業物聯網、MES、ERP、CAD/CAM/CAE/CAI等技術在離散制造企業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了某些先進離散制造企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在離散制造企業車間,每隔幾秒就會收集一次數據,利用這些數據可以實現很多形式的分析,包括設備開機率、運行率、故障率、生產率、零部件合格率、質量百分比等。在生產工藝改進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每個環節的執行情況,及時發現錯誤及瓶頸,快速解決問題。
3.過程透明化
在機械、汽車、電子信息等離散制造行業,企業發展智能制造的核心目的是拓展產品價值空間,基于生產效率和產品效能的提升實現價值增長。因此,其智能工廠建設模式為推進生產設備(生產線)智能化,建立基于制造執行系統MES的車間級智能生產單元,提高精準制造、敏捷制造、透明制造的能力。
管家婆工貿ERP是適用于離散型制造企業的產供銷聯動與財務一體化的信息化管理平臺,通過供應鏈協同打通企業上下游流程,使企業運營更高效;以產供銷聯動為核心,計劃企業資源,協同上下游活動,適配智能制造,讓生產智能化。同時,工貿ERP還支持電子看板,將生產實時數據通過液晶大屏實時展示,目視化管理,形象又直觀,為管理人員做決策提供實時準確的數據支持。
工貿ERP通過PDA、手機移動端、工業觸屏面板以及液晶屏等設備代替電腦;通過掃描、刷卡以及觸摸屏錄入等方式簡化系統操作,例如:在員工的工位上放置工業觸屏面板,通過掃描當前加工任務的二維碼,就可以立即查看自己加工部分的作業指導書,確保操作準確無誤;在工業觸屏面板中通過掃碼或者刷RFID卡,能輕松快捷的查看當前生產任務的領料情況;操作過程中通過掃碼,系統自動綁定產品與材料的序列號,清楚的展示出產品使用的是哪一顆材料,是由哪一位員工在什么時間完成加工的,不僅方便售后質量追溯,也能有效的追責,提高員工責任心等等。
此外,在設備物聯網方面,工貿ERP支持空壓機、制氧機、電表、水泵等設備連接,通過電子看板查看實時參數及狀態;支持多臺設備同時監控,異常情況自動報警;數據自動記錄,方便準確;不用現場到處跑,省心省力,為企業智能工廠打造有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