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業提高生產質量管理的5個要素
在流程制造領域,尤其是在食品安全、藥品生產及一些化工產品制造領域,建立產品過程追溯體系已經成為企業賴以生存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而在離散制造企業,如汽車、電子產品等行業,當出現質量問題時候也需要通過建立追溯系統來迅速查清楚相關批次和質量問題存在的關鍵,并召回相關批次產品,這樣一方面能夠快速處理消費者的問題,同時也能減少企業自身的召回損失。
影響生產企業生產質量管理效果的關鍵因素有哪些呢?
1.物料采購
在物料采購質量管理中,需實現物品入庫的批次號和檢驗結果以及所放貨位相匹配,庫存管理模塊根據以上信息實現時效報警,質量追朔,狀態查詢等功能。另外,質量管理需關聯供應商,與企業共享來料檢驗、制程中的物料質量數據,并針對供應商提供的產品實際質量進行等級評分。
2.生產流程
每一個生產工單都有完整的首件檢-巡檢-全檢-實驗檢-入庫檢流程,通過對原材料、半成品的檢驗,鑒別、分選、剔除不合格品,并決定該產品或該批產品是否接收。保證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產,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轉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產品不出廠 。
3.智能數據
困擾很多制造企業的質量問題,不是生產不出高質量產品,而是產品質量不穩定,合格率常常忽高忽低且找不出規律與原因,企業不知作何提升。訂單交付完就算了,沒有分析、比對的意識。
4.人員權責
生產企業接到客戶訂單后,各部門如何配合工作,如何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生產,交貨給客戶。質量管理要求明確人員權責,使部門人員定崗、定位、定責。如:品質部在公司中,一般扮演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質量改進等角色,并不只是發現問題,暴露問題,踢氣球似的,把問題踢出,監督別人做好,改善;而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協助其他部門改善,這樣發展,公司的價值才能不斷上漲。
5.軟件輔助
質量管理是全過程、全公司的,而各個過程之間,各部門的工作必須是有序的、有效的。所以,一個企業生產管理者如果能在適當的時候引進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利用信息化軟件技術改善舊有的生產管理模式,將會顯著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用有限的投入為企業創造無限價值。
管家婆工貿ERP質檢管理支持原材料采購及生產完工各環節管理,支持按檢驗項目對產品進行嚴格檢驗,并提供詳細的產品質檢報告,能從源頭嚴格把控產品質量。同時,管家婆工貿ERP支持采用PDA/手機/工業平板/RFID感應器實時采集數據,避免生產數據延遲,生產進度、品質情況、設備效能都能實時監控,幫助企業建立車間的透明化管理,建立起完善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
最后,生產質量管理的目的不是單純的提高質量,也不是單純的降低成本,而是實現二者的密切結合,目的是實現價值的最大化。生產質量管理一定要由傳統的“被動管理”轉為“主動管理”,實時分析、主動預警、問題追蹤,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降低損失成本。